他恭敬地将萧锦璃迎入房中,迅速为她斟上一杯茶。

    萧锦璃优雅地端起茶杯,轻轻吹拂着热气,一边饮茶,一边用沉静的目光望向梁瀚文。

    “梁先生,不知你可清楚这三年来,知府为何对永泰峰的土匪置之不理?”

    梁瀚文微微一愣,当即明白这是萧锦璃在考验自己,而这也意味着她愿意给自己一个效忠卫家军的机会,心中顿时涌起无尽的感激。

    梁瀚文眯起眼睛,陷入沉思。片刻后,他条理清晰地侃侃而谈。

    “回都尉,三年前卫都尉剿匪的壮举早已声名远扬。倘若此时知府动用官差去剿匪,无疑是承认临阳城的土匪剿而复生。如此一来,上头必定会深究缘由,甚至派遣专人来临阳城仔细查探。到那时,临阳的赋税问题可就瞒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萧锦璃满意地点了点头,双眸中流露出一丝赞赏之色,再度发问:“梁先生,对于临阳城赋税高一事,你有何见解?”

    梁瀚文沉吟片刻,有条不紊地说道:“据梁某所知,临阳城的高额赋税涵盖了所有税种,田赋、人头税、户税、商税、杂税以及力役,皆要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。这般繁重的赋税,让百姓苦不堪言。”

    他皱起眉头,仿佛那些百姓的苦难都呈现在他眼前。

    “起初,有胆大的百姓,一路向上状告,到头来却被按上个莫须有的罪名处死。自那以后,便无人再敢踏上这条告状之路。众人要么选择忍气吞声,要么远走他乡,要么落草为寇。”

    忆及这些过往,梁瀚文的脸上满是痛惜与无奈。

    萧锦璃闻言,总算明白了卫锦璃剿匪有功却未得重赏的根本原因。

    若此事的幕后主使是楚凌轩,卫锦璃剿匪成功若被重赏,便会有人效仿她的路子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临阳城剿匪的故事将会层出不穷,楚凌轩即便想捂也捂不住了。

    梁瀚文交待完这些背景后,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。